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33阅读
  • 0回复

[考前准备]新制度下CPA-会计考试的特点与趋势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rooke
 

发帖
1095
学分
124476
经验
961
精华
15580
金币
10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0-04-20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CPA考试最新动态 移动到本区(2012-06-13) —
(一)2009年新制度下《会计》考试特点分析 u3ds  QU  
一、强调会计确认和计量的考核 QB 77:E  
2009年新制度下《会计》考试的客观题部分几乎都是在考查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确认;二是确定该业务应在何时进行确认;三是确定该业务应确认为那个会计要素。会计计量的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2009年的考试正是突出了这两方面的重要性,所有题目都是建立在具体的交易业务之上的,重点考查考生处理实务的基本能力,而较少涉及纯理论知识的判断。这一特点完全体现了新考试制度下专业阶段考试的要求,更加注重检查考生的基本应用技能。考生在复习时,如果死记硬背理论,或者只关注几个重点,恐怕无法在考试中取胜。 [BXyi  
以资产负债表期后事项为例,2007年的考题: g#W_S?  
19.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_)E6Y?9  
    A.调整事项是对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mtw9AoO  
    B.非调整事项是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及之前其状况不存在的事项 &:!ij  
    C.调整事项均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Cf mcz(56  
    D.重要的非调整事项只需在报告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g!B.ll`  
该题目主要考查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之间的区别,并没有具体的业务背景,考生只要理论掌握清楚,就可以得分。 5}a "?5J^  
2009年的考题: k:P$LzIB  
19.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2000万元,按照当时估计已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20¡9年2月20日,甲公司获悉乙公司于20¡年2月18日向法院申请破产。甲公司估计应收乙公司账款全部无法收回。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8年度账务报表于20¡9年4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减少20¡8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是( )。 AQ@v>wr}  
  A.180万元 v*P[W_.  
      B.1620万元 9e5gy  
      C.1800万元 $A?}a  
      D.2000万元 a c6*v49  
【答案】B eF1.VLI  
  【解析】减少未分配利润的金额=(2000-200)¡(1-10%)=1620(万元)。 *bZ\@Qm  
这道题目要求考生不但要知道调整事项的定义,而且要清楚该笔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以及应录入的金额,理论必须应用到具体业务中,才能准确答题。  .fJ*c  
再如,之前的考试都出现过一些纯概念性质的考题,而在2009年中几乎没有。 W/v|8-gcK  
2007年考题: QHQj/)J8  
单项选择题 sb'p-Mj  
1.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3yfiX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eNV~ROu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R=35 7^[R  
多向选择题 K/Jk[29"\  
1.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    )。 t:9 ZCu ay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4 =Fg!Eu<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k rFB?>`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_0]QS4a][c  
D.非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pF='jj51  
E.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OROqT~6G  
以上两道题目分别考了资产、利得的概念,属于理论测试,不涉及实际业务背景,相对来说应用性稍差。而在2009年的试题中,对于概念的考查多是建立在具体交易之上的,如: ve %l({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土地使用权会计处表述中,正确的有( )。 !`C%Fkq  
A.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土地使用权限得时按照公允价值确认为无形资产 :r39wFi  
  B.商业设施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sV'v* 1|  
  C.住宅小区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VR v02m5  
  D.在建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Ej|A ; &E  
  E.在建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在董事会决定对外出租时按照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MF|*AB|E  
这道题目考了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要求考生在理解具体业务的基础上判断该事项符不符合相关资产的确认标准,比起2007年单选题的第一题本题测试了考生在面临各种具体情况时,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准确的分类,考查面更广,与实际结合更多。 >a9l>9fyY  
不难看出,2009年的题较之前的更注重相关知识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考生若仅仅掌握一些理论概念,而不清楚该项业务涉及那些会计科目、应该记录的具体金额以及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是无法顺利通过2009年的考试的。除了以上列举之外,其他的考题亦体现了相同的特征,望广大考生一定要在学习中将各个知识点弄懂弄透,才能有备无患。 IHVMHOq}'  
二、客观题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r|bPR !0  
2009年的客观题大多是先给一个业务背景,然后紧接着提出3-4个问题。各个题目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是在具体某项业务中会涉及到知识点的串联,类似于前几年考试中的计算题。例如: 6UI>GQ  
(二)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6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LR\zy8y]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3题至第4题。 6!RikEAh  
3.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是( )。 ]Wy.R6  
A.1050万元 > Z++^YVE  
  B.1062万元 i+RD]QL  
  C.1200万元 O0zi@2m?B  
  D.1212万元 lE a W7 j  
【答案】B ni0LQuBp  
  【解析】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1050+12=1062(万元) #Gp M22d'(  
4.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LJ l1v  
A.120万元 +3HPA#A  
  B.258万元 Z^+a*^w~{  
  C.270万元 !5E9sk{)  
  D.318万元 /Tcb\:`9  
【答案】B Q;@X2 JSp  
  【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2¡100¡5%¡2+(12¡100-1062)=258(万元) r\bq[9dX>  
这一题目考查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第4题的计算建立在第3题的结果之上,考生必须清楚知道各个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财务流程,才能抓准考点并得分。如果考生不了解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和初始购入时确认的利息调整金额之间的关系,认为要得出投资收益就要一味地计算实际利息率,恐怕会耽误大量的考试时间,而且很可能会导致计算错误。 2MT_#r_  
又如: M1gP R  
(九)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9年2月28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安装的设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价款1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4万元。3月6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费0.6万元。4月10日,设备开始安装,在安装过程中,甲公司发生安装人员工资0.8万元;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6万元,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2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为6.3万元。设备于20¡9年6月 20日完成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r8+*|$K  
该设备预计 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QqjTLuN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7题至第18题。 gDj_KKd  
17.甲公司该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uOb2npPj  
A.127.40万元 V^ Y*xZ  
  B.127.70万元 XqX I(q^  
  C.128.42万元 +/ }_%Cf8  
  D.148.82万元 cUN Go%Y  
【答案】A 1{7_ `[  
  【解析】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6+0.8+6=127.4(万元)。 #!Ze\fOC  
18.甲公司该设备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 )。 #Wq#beBb  
  A.6.37万元 Hz5;Ruw'  
  B.6.39万元 gb9[Meg'  
  C.6.42万元 h^v9|~ZJ'7  
  D.7.44万元 tPzM7 n|  
【答案】A w0$R`MOR+  
  【解析】20¡9年应计提折旧=127.4/10¡6/12=6.37(万元)。 rBS2>?  
    上题中17和18两小题的紧密相连的,17题做错会导致18题也无法得分。各题目的顺序正是实际业务中我们所要面临的一系列流程,实质就是以前考题中计算题的变身。预计今后客观题会继续以这种形式出现,更好地考核考生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考生如果只是习惯于单项考点,不习惯关联地考虑相关问题,这种题型是处理不好的。 UXQb ={  
另外,这种方式的题干通常很长,如单项选择中的(四)、(五)、多项选择题,题干和计算题的长度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阅读题目的难度。考生在今后的备考中要注重这方面的练习,提高阅读速度,保证阅读质量。 &R0OeRToUb  
三、计算题和综合题突出实际应用 !rz)bd3$  
由于今年的考纲发生重大变化,以前考试题目中会给的已知条件在2009年的考试中都需要考生自己判断和计算。倘若判断或计算错误,会直接影响后面问题解答的正确性。这种题型更加突出了会计知识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对考生的具体操作能力提出挑战。 Kj=;>u  
例如计算题2: Ef-a4P i  
2.甲公司为一物流企业,经营国内,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由于拥有的货轮出现了减值迹象。甲公司于20¡8年12月31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相关资料如下: $Llv p bl  
(1)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国内货物运输采用人民币结算,国际货物运输采用美元结算。 I=K[SY,]9  
(2)货轮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5%。20¡8年12月31日,货轮的账面原价为人民币38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人民币27 075万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0 925万元,货轮已使用15年,尚可使用5年,甲公司拟继续经营使用货轮直至报废。 rEg+i@~  
(3)甲公司将货轮专门用于国际货物运输。由于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甲公司预计货轮未来5年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假定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货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零,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在年末)如下表所示。 0|GpZuGO9  
~X[S<Gi#  
v=j>^F Z  
年份 ]}/mFY?7  
业务好时(20%的可能性) IF& PGo  
业务一般时(60%的可能性) B6(h7~0(<  
业务差时(20%的可能性) nx D'r  
1 wd "TM  
500 Mo~ki"9.  
~DK F%}E  
400 TJE% U0Ln  
exsQmbj* %  
200 _qEWu Do  
hzW{_Q.|?  
2 9armirfV'P  
480 2(hvv-  
HKM~BL "X  
360 !+5C{Hs2  
|x*{fXdMhr  
150 P_v0))n{  
w< v1 N  
3 <&KLo>B^  
450 r+SEw ;  
jGJ.Pvc>i  
350 S3b|wUf  
 7N!tp,?  
120 ,9F*96  
r(pwOOx  
4 :EYu 4Y  
480 Ii,~HH  
,I/2.Q})[  
380 !-F^VGD(8  
4t,zHR6W  
150 /rn"  
7s0) 3HR}  
5 P"oYC$  
480 |)m*EME  
~6\ & y  
400 G`9cd\^  
bcUC4g\ 9N  
180 ~*jsB=XM/  
H&~5sEGa  
dK[*  
 (4)由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甲公司无法可靠估计货轮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1 ,#{X3  
 (5)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货轮特定风险后,甲公司确定10%为人民币适用的折现率,确定12%为美元的折现率,相关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XulaPq  
  (P/S ,10%,1)=0.9091;(P/S,12%,1)=0.8929 f37ji  
  (P/S ,10%,2)=0.8264;(P/S,12%,2)=0.7972 v<{wA`'R+  
  (P/S ,10%,3)=0.7513;(P/S,12%,3)=0.7118 @^'G&%j  
  (P/S ,10%,4)=0.6830;(P/S,12%,4)=0.6355 w906aV*s  
  (P/S ,10%,5)=0.6209;(P/S,12%,5)=0.5674 vsu@PuqH  
  (6)20¡8年12月31日的汇率为1美元=6.85元人民币。甲公司预测以后各年末的美元汇率如下:第1年末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第2年末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第3年末为1美元=6.70元人民币;第4年末为1美元=6.65元人民币;第5年末为1美元=6.60元人民币。 }Q47_]5  
 要求: 5{ 8x*PSl  
 (1)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货轮未来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 ){+.8KI  
 (2)计算货轮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并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S`ax*`  
 (3)计算货轮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i:LG1  
 (4)计算货轮20¡9年应计提的折旧,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SB[lbU  
本题中对于期望现金流量的考查,一方面是出于教材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考试对于测试考生具体操作技能的重视。往年的考试中大多会直接给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无须考生自己计算,而在实际工作中已知的可收回金额是不存在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凭借已有经验及数据进行判断,新制度下的考试正是突出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考生在复习中应当给予重视。 x{=[w`  
又如综合题: \Oi5=,  
四、综合题(本题型1题,共14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IXbdS9,>F  
  1.为扩大市场份额,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20¡8年和20¡9年实施了并购和其他有关交易。 LvSP #$f  
  (1)并购前,甲公司与相关公司之间的关系如下: JR H f.?  
  ①A公司直接持有B公司30%的股权,同时受托行使其他股东所持有B公司18%股权的表决权。B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A公司派出6句。B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 D?iy.Dg  
  ②B公司持有C公司60%股权,持有D公司100%股权。 NFrNm'v  
  ③A公司和D公司分别持有甲公司30%股权和29%股权。甲公司董事会由9人组成,其中A公司派出3人,D公司派出2人。甲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 C/{nr-V3u  
  上述公司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6T R8D\  
   ,k4z;  
  (2)与并购交易相关的资料如下: 73'U#@g6  
  ①20¡8年5月20日,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B公司购买其所持有的C公司60%股权;以C公司20¡8年5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值为基础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甲公司以定向增发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普通股和一宗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支付给B公司;定向增发的普通股数量以甲公司20¡8年5月31日前20天普通股的平均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上述股权转让合同于20¡8年6月15日分别经甲公司和B公司、C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MV Hz$hyB  
  20¡8年5月31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经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1800万元。按照股权转让合同的约定,甲公司除向B公司提供一宗土地使用权外,将向B公司定向增发8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作为购买C公司股权的对价。 04I6 -}6  
  20¡8年7月1日,甲公司向B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800万股普通股,当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5.2元。土地使用权人变更手续和C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亦于20¡8年7月1日办理完成,当日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成本为2000万元,累计摊销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376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系由以下两项资产所致:一栋办公用房,成本为9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一项管理用软件,成本为3000万元,累计摊销1500万元,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上述办公用房于20¡3年6月30日取得,预计使用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上述管理用软件于20¡3年7月1日取得,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1zh$IYrd  
  20¡8年7月1日,甲公司对C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C公司董事会由11名成员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7名。C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 E}xz7u   
  ②20¡9年6月30日,甲公司以3600万元现金购买C公司20%股权。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000万元。C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成。 H.jLGe>  
  (3)自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起到20¡8年12月31日期间,C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除实现净损益外,C公司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 t}5'(9  
  2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C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除实现净损益外,C公司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 3g?MEM~  
  自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后,C公司未分配现金股利。 >k$[hk*~  
  (4)20¡9年6月30日,甲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构成为:股本8000万元,资本公积12000万元,盈余公积3000万元,未分配利润5200万元。 n@G:e-m{A  
  本题中各公司按年度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本题中C公司没有子公司,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影响。 v< 65(I>  
  要求: r24\DvS  
  (1)判断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交易的企业合并类型,并说明理由。如该企业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计算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应当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如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计算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形成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kA7~Yu5|  
  (2)计算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的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Y{%4F%Oy  
  (3)判断甲公司购买C公司20%股权时是否形成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计算甲公司取得C公司20%股权的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7yMieUF  
  (4)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60%股权时起至20¡8年12月31日期间的净利润。 DBu)xr}7A  
  (5)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计算C公司20¡9年1月1日至20¡9年6月30日期间的净利润。 -_y~rx >  
  (6)计算甲公司20¡9年6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 |#DC.Ga!  
题目中要求考生判断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份的合并类型,因为A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B 48%的股权,只能派出6名B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没有超过2/3,所以不能控制B公司,因此也就不能通过间接控制D公司进而控制甲公司,因此甲公司和C公司不属于同一企业集团。这一题目的背景较之前的考题更加复杂,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要求考生能够在这种背景下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样,要求(3)中判断甲公司购买C公司20%股权时是否形成企业合并也是考查我们对于实际合并业务的认识,需要我们针对现实中的事务一项一项地理顺,每一个环节的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业务处理的重大差错。对比往届考试中的题型,2009年的考题更贴切实际,更注重会计知识的应用性。 Y|hzF:ll  
(二)新制度下CPA考试趋势分析 9f@#SB_H  
纵观以上2009年考试的特点,结合注册会计师(新制度)专业阶段考试大纲的要求,预计今后专业阶段《会计》考试中会更加注重考生面对具体业务的应对能力,纯理论的考查将会减少,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应在备考中应通过做题以及实际经验的积攒学会运用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才能在最终的考试中游刃有余。 &,m'sQ  
当然注册会计考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变的特征: IeR l6r%:  
1、重点章节通常分值较高 mp&Le YYn  
2、修改和增加的内容很关键 "i!2=A8k  
3、教材上的例题一定要会做 ^BF@j4*~  
4、上年出大题的地方,今年可能出小题 XA&tTpfJE  
希望考生在了解以上特征的同时,关注2009年考试的新特点,在今后的考试中做好充足准备,打一场胜仗。 DBj;P|L_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