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题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
)W(?wv!,
3_+-t5 A.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o'?Y0Wt y!h$Z6. B.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可以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TY],H= |JtdCP{ C.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企业也可以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S9t_2%e .TSj8, D.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Z%ysL
A .yd{7Te E.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NL=Bd l%oie1g l 【正确答案】: A,B,C,D,E
GTyS8`5E* j_H{_Ug 【参考解析】: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
~6Vs>E4G 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人账金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L`d(E@f s0~a5Ti3 第 32 题 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
a]Bm0gdrO != _:*U)-' A.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的净损失
&gw. &/t !-m(1 B.工程人员的工资
I QS| c 5+oP j C.工程领用本企业的商品实际成本
W7c(]
tg. F<M#T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3!83~Qbx #KF:(2
E.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
&jT>)MXPu G^ZL,{ 【正确答案】: A,B,C,E
P>+{}c}3I y+)][Wa0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本题型共3小题。每小题8分。本题型共24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题中涉及“应交税费”科目的,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xa[<k>r3 U}x2,`P
I 第 33 题 AS公司于2000年12月16日成立。从2003年1月1日起,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递延法,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5%提取法定公益金。
q&B'peT >JkQU e (1)从2003年1月1日起,对办公楼的折旧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原值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rW0# 6 V7G?i\> (2)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2003年1月1日起将一套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按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并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该生产设备原价为900万元,已计提折旧3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累计折旧为225万元,净残值为零。本年度该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40%,年初、年末在产品为零。
; =ai]AYW 要求:
v7&e,:r2E@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确定累积影响数并进行账务处理。
tKjPLi71 (2)计算对2003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增加或减少)。
'>^+_|2 (3)计算2003年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gYn1-/Z>I B;
r U 标准答案:
>0k7#q}O )l[<3<@s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确定累积影响数并进行账务处理;
ID
&Iz 由于事项(1)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因此企业能够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而事项(2)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追溯调整。
B$1e AwT9 累积影响数计算表(单位:万元)
ZSuUmCm 年度按原会计政策计算确定的折旧费用按新会计政策计算确定的折旧费用税前差异税法要求计提折旧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税后差异2001 1200÷25=48 1200×(2/25)=96 96-48=48 1200÷20=60(96-60)×33% =11.88 48-11.88=36.12 2002 1200÷25=48(1200-96)×(2/25)=88.32 88.32-48 =40.32 1200÷20=60(88.32-60)×33% =9.35 40.32-9.35 =30.97合计96 184.32 88.32 120 21.23 88.32-21.23=67.09
E3<jH 进行账务处理
0?qXD O&~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09
#I|Vyufw 递延税款 21.23
(C={/waJ 贷:累计折旧 88.32
\bw71( Q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67.09×10%=6.71
"
;_bB"q* 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67.09×5%=3.35
^>gRK*,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6
}QU9+<Z[r (2)计算对2003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增加或减少);
iA3d[%tBb 根据事项(1)
qL091P\F 计算2003年折旧额=(1200-96-88.32)×2/25=81.25
@vh3S+=M 计算对2003年净利润影响金额=(81.25-48)-(81.25-60)×33%=26.24
BG_m}3j 根据事项(2)
bo
' 计算2003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额=(900-225)×(2/5)=270(万元)
^n!{ vHz
对2003年度净利润的影响额=(270-75)×40%-(270-90)×40%×33%=54.24(万元)
$qYtN`b, (3)计算2003年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G]} L< 2003年度递延税款发生额=(270-90)×40%×33%+(81.25-60)×33%=23.76+7.0=30.76(万元)(借方发生额)
ywXerz7dUk 第 34 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96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99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新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
w|pk1~c(_ {9vvj 该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6 000万元,涉及所得税会计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k6f|Al- "#z4 (1)2007年1月1日,以2 044.70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票面金额为2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年实际利率为4%,到期日为2009年l2月31日。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O@{ JB 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
MNzq,/Wf y:WRpCZoa (2)2006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支付购买价款、运输费、安装费等共计2 400万元。l2月26日,该设备经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K I4 l~!Tnp\M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20年。假定甲公司该设备预计净残值和采用的折旧方法符合税法规定。
'}dlVf vmK<_xbwd (3)20×7年6月20日,甲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被环保部门处以300万元罚款,罚款已以银行存款支付。
-sm{Hpf_b 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QDYS}{A:V -%*>z'|{ (4)20×7年9月l2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某股票;支付价款500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l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l 000万元。
5Al59] 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B{n [X0Wfb}{ (5)2007年10月10日,甲公司由于为乙公司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乙公司未如期偿还借款,而被银行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担保责任。12月31日,该诉讼尚未审结。甲公司预计履行该担保责任很可能支出的金额为2 200万元。
{>tgNW>) 税法规定,企业为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发生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M;OY+|uA 4j|]=58 (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V%[~4_I ①甲公司预计2007年1月1日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将在2008年1月1日以后转回。
767xCP ②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处理。
W -<E p<7{ ③甲公司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b)9bYkd X&nkc/erx 要求:
kU
$P?RD (1)根据上述交易或事项,填列“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请将答题结果填入答题卷第5页给定的“甲公司2007年12月31 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中)。
1,=U^W.G (2)计算甲公司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an={h, (3)计算甲公司200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QFU;\H/ (4)编制甲公司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fq
ZqPcT0 标准答案:
3C 84b/A 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s.sW l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htk5\^(X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GQhzQM1HS 持有至到期投资 2126.49 2126.49 0 0
ugcWFB5| 固定资产 2160 2280 0 120
wcUf?`2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 500 500 0
"P\k_-a' 预计负债 2200 2200 0 0
>e
:&k p 合计 500 120
G`!#k!&r (2)应纳税所得额=6000-81.79+2200+120+300-500=8038.21(万元)
6f,#O8]#5 (3)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20×25%-396/33%×(33%-25%)=-66(万元)
vT"T*FKh: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500×25%-990/33%×(33%-25%)=-115(万元)
oRFHq>-.g 本期共发生的所得税费用=8038.21×33%-(-66)+(-115)=2603.61(万元)
V^B'T]s (4)借:所得税费用 2603.61
^eQK.B
(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
x!fvSoHp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52.61
8`XpcK-0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
YQe9g>G& u:tLO3VfJ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