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索引: f:7Y
第一章问题与解答 p: sn>Y
1.【关于税收法律关系】 Q
C~~
2.【关于税法的构成要素】 i+(`"8W
第二章问题与解答 z-7F,$
1.【关于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VmBLNM?
2.【关于销项税额的计算】 SKLQAE5
3.【关于进项税额的计算】 >ID 3oi
2: pq|eiF
第一章问题与解答 b@1QE
1.【关于税收法律关系】 l*'8B)vN2
wk9tJ#}
C&e
【问题】如何理解 “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只是因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所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_nx|ZJ
GmAE!+"
D>G&aQ
【解答】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另一种表述。我国宪法规定,不论是自然人还是国家组织,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体,谁也不享有任何的特权。然而这是从法律地位上来讲的。具体到税收法律关系中,税法作为一种义务性法规,其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又是不对等的。即: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国家享有较多的权利,承担较少的义务;纳税人则相反,承担较多的义务,享受较少的权利。这种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根源在于税收是国家无偿占有纳税人的财产或收益,必须采用强制手段才能达到目的。赋予税务机关较多的权利和要求纳税人承担较多的义务恰恰是确保税收强制性和实现税收目标的法律保证。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不仅表现在税法总体上,而且表现在各单行税法、法规中;不仅表现为实体利益上的不对等,而且表现在法律程序上的不对等。但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只能存在于税收法律关系中。 F,:F9r?l,H
'2# 0UdG
2.【关于税法的构成要素】 SI;G|uO;/
【问题】请解释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的含义及区别? OPKX&)SE-
+\:I3nKs%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