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99阅读
  • 1回复

[知识整理]注会税法2008年答疑周刊第四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pril411
 
发帖
246
学分
680
经验
5
精华
4755
金币
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12-13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税法 移动到本区(2012-07-04) —
2008年《税法》基本结构、答题技巧以及命题趋势预测 XW~ BEa  
Q Bfhyo_  
一、《税法》教材基本结构 LN.Bd,  
11B{gUv.]  
{wp Mg  
  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科目教材紧密联系当前税法最新政策,体现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最新精神。本教材共分17章,三大部分。    V8nz-DL{  
6t_ 3%{  
!k:zLjtp  
第一部分:税法概论(第1章) T^'*_*m  
%89" A'g  
z[5Y Z~}*  
  本部分主要介绍税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为理解税法体系和学习以后各章奠定基础。由于本章不涉及操作能力测试,因而在考试中只以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出现,分值较少,平均1~2分。 %;<k(5bhGJ  
~"JE![XR  
5y(t`Fmt  
  第二部分:税收实体法(第2~15章) 1=/doo{^  
=wIdC3Ph  
qD(fYOX{C  
  本部分由14个税种组成,主要介绍与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关系密切的实体法各税法的政策规定,是教材的核心内容,平均90分左右。14部税法按征税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三类: $_ix6z  
o5=)~D{/G3  
~jp!"f  
  1.流转税法:即以流转额(销售收入、劳务收入)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包括教材第2、3、4章,涉及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三个税法。流转税法部分在历年考试中分值占20%~30%,各种题型都会出现,计算题、综合题一定会考到这三个税种,因而考生应全面掌握与理解教材内容,明确各税种的区别与内在联系,把握各税种的计税依据确定、掌握每个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UUp=I  
PG^  j}  
'<?v:pb9  
  2.其它税法:包括的税种有资源税类、特定目的税类、财产行为税类、关税,涉及教材第5~13章,共9个税法,它们是: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关税法、资源税法、土地增值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房产税法、车船税法、印花税法、契税法。这些税在近年考试中合计分值一般占20%左右,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判断题这种客观题中,有时也在计算题中涉及,但分值较少。考生应理解与熟悉各税法的主要法律规定,特别是征税范围与纳税人、计税依据、减免税、纳税期限与地点等,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JL&]Z+X6  
n&0mz1rw  
3@PUg(M  
  3.所得税法:即以纳税人收入扣除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纯收入)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包括教材第14、15章,涉及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两个税法。所得税法部分在历年考试中分值占30%~40%,各种题型都出现,计算题、综合题一定会考到这两个税种(2008年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还经常与其它税法或税收征管法结合出综合题,考生应全面掌握与理解教材内容,特别是各所得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减免税规定以及应纳税额计算等。 vz;7} Zj]  
d`?U!?Si  
-uv 9(r\P  
  第三部分:税收程序法和税务行政法制(第16~17章) M.xhVgFf)  
~j/bCMEf!  
Q? <-`7  
  这部分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为核心,它是我国第一部税收程序法,主要介绍了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违反税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这部分内容包括教材第16、17章,涉及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务行政法制两章,在考试试卷中分值一般在10%以内,题型主要分布在选择题、判断题这种客观题中,有些年份有综合题,多见于征管法同流转税法或所得税法结合。学习这部分内容重在理解、熟悉税收征收管理程序上的法律规定,以及违反税法规定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_[}G(<  
u8-a-k5<  
io9y; S"+  
二、《税法》的答题技巧 }t@f |TX  
l~]hGLviJE  
%uGleY]~  
  考生在答题时,如能够正确地把握好答题的技巧,对于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答题速度都大有裨益。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c y=I0  
}b_R5U$@@  
MekT?KPQ{L  
  (一)有的放矢 CN\|_y  
C2+{U  
mP9cBLz  
  许多考生,为了抓紧时间,盲目地扎进题目里,很容易忽略了需要主攻的题目,结果是一些本来能够解答的题目,因为时间不够,或者因为过于紧张,而不能答出来,这是很可惜的。当你拿到试卷后,应把整份试卷先粗看一下,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题型、题量和主观题(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分值有无重要变化;哪些题目是平时训练过的;哪些题目的分值较高。然后,确定主攻题目。主攻题目一般是那些分值较高、较有把握答对的题目。切忌在一些分值低、把握不大的题目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因此,一定要有的放矢,沉着应战。 !dfS|BA]  
*F\T}k7  
xb4Pt`x)rS  
  (二)关注答题指导语 =@xN(] (  
9G MH*=3[=  
%^a]J"Ydi8  
  有些考生,一拿到题目不看答题指导语就迫不及待做题,这样很容易答非所问。答题指导语是命题老师对考生回答题目的告诫,是不能不看的,它一般包括:题量、分值、答题要求(如计算题要求列出计算步骤、小数点后保留几位等)。   DC?21[60  
iEiu%T>  
M|/oFV  
  (三)以阅卷老师为倾诉对象 .abyYVrN4?  
m0=cMVCA!  
@T<ad7g-2J  
  计算题和综合题属于主观题,得分由阅卷老师给出。考生答题的内容是给阅卷老师看的。因此,答题内容一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清、看得懂,一定要条理清楚、要点分明;一定要字迹整洁、清楚易辨。阅卷老师在批阅试卷时,高度紧张而且辛苦,如果卷面整洁,会让老师赏心悦目;反之,如果卷面涂涂改改、字迹潦草难辨,老师就会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所谓“印象分”,也就因此而存在。有时候,这种“印象分”,很可能是决定考生及格与否的关键。 Tg"' pO  
e1^fUOS  
BCBEX&0hk{  
  特别要注意,在做计算题和综合题时,一定要列出步骤,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但切忌只列出一个算式。有些考生会担心,如果按步骤答题并要进行文字说明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其实未必。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让阅卷老师更加明白你的意图;按步骤答题使你更容易自我纠错。 WW//heJe-  
\p5|}<Sr)  
Pv< QjY  
  不少考生为了提高答题速度,把许多计算步骤合并为一长串复杂的算式。这种作法,会给阅卷老师的批阅带来障碍。如果最终答案与标准答案相符,倒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最终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就苦了阅卷老师。他必须仔细地分析你的答题究竟错在哪里。是有关考核点没有掌握,还是纯计算的误差?阅卷老师难免会做出不准确的判断,由此极易导致给分的不准确,通常的情况只会少给分,而不会多给分。而这种给分误差,几乎是不可能被发现和纠正的,因为复卷老师不可能对所有题目重新批一遍。事实上,复卷老师大都只是对已批阅的试题的得分,进行加总复核而已。 B3y?.  
= E&b=  
!OPSSP]-  
  因此,尽可能让阅卷老师方便、舒适地看清答题的内容,其实就是最好地保护考生自己,最大限度地避免阅卷老师非故意的低估考分。 44\!PYf7  
FWuw/b$  
kcLj Kp  
  (四)善抓主要信息 AI&qU/}  
p Tcbq  
\:]DFZ=!  
  对于计算题和综合题来说,题目本身的阅读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由于文字、数字、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各种信息交错,使阅读的难度加大,从而影响准确的判断和答题。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作答《税法》的计算题和综合题时,主要应抓住“事件”这一信息,即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进而思考:哪些事件是与征纳税有关的,哪些事件是迷惑性的,与征纳税无关的。因为是否应该纳税是第一个层次的税务问题,然后才是缴什么税、税额怎么计算、有无违法问题、如何处理等问题。 yOX&cZ[  
>F/XZ C  
!cRfZ  
  把握“事件”信息的一个简便方法是,寻找动词性词语。在答题时,可在试卷上对发现的动词边看边圈。例如,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主要是货物的内销行为和进口行为,审题时对诸如“销售或发出”、“购进或采购”、“进口”等动词,要作为第一信息迅速抓住,然后才是数量、金额等方面的信息。 gzVtxDh  
z'7#"D  
n4^~gT%b5]  
F(d :t!  
TG1P=g5h  
三、《税法》科目2008年命题趋势预测 JT4wb]kdV  
HwB {8S?sm  
t:\l&R&  
  根据2008年《税法》科目的考试大纲对本科目所作的总体要求:①熟悉税收与税法相关的基本原理;②全面掌握现行各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减免税等相关规定;③准确掌握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各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④明确判断和表达相关问题的结论;⑤重点掌握同一经营活动涉及多税种的相互关系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⑥准确无误地填列各主要税种的纳税申报表。 *%:@ cbF-M  
 ci`zR9Ks  
i][f#e4  
  2008年考试命题基本思路依然是:全面考核、注重实务、重点突出、综合性强、难度不降低。 p={Jf}v  
T |37#*c  
g.9L)L  
  (一)题型、题量预测 St6aYK  
q<n[.u1@  
},rav]  
  在题型上,五种基本题型是税法考试中从未变过的,客观题型与主观题型的比例也是稳定的,2000~2007年均为各占50%,这一比例应在2008年试题中不会变化; zm3-C%:Bw  
34z_+  
CK2 B  
  在题量上,应保持在57题~58题(其中:计算题4题左右、综合题3~4题),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 %Nj #0YF]  
| z:Q(d06  
>L8?=>>?\  
  (二)试题难度预测 x5oOF7#5  
s8^~NX(xdy  
I6+2>CUGo  
  尽管2008年教材内容有重要变化,原来的两部企业所得税变成了现在的一部,而且由于新所得税法规定还不具体,教材看似简单,但考试的总体难度不会降低,业务新颖、行业广泛、跨章节、多税种、综合性等特点同样能体现出试题的难度。 q%>7L<r  
ba8 6 N  
ZT6V/MD7T.  
  (三)重点难点预测 J7:9_/ e0T  
&M[MEO`t8  
?KCivf  
  《税法》考试的重点与难点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中联系密切、经常使用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因而2008年考试的重点难点仍然是: }g>kpa0c  
{-HDkG' 8  
f e|g3>/|  
  1.重点税种:三个流转税(增值税法、消费税、营业税)、两个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税法),共五章,这五章除客观题中出现,还应在计算题,特别是在综合题中出现,预计分数在60分以上; _lXt8}:+  
!x7o|l|cP  
!n eo\  
  2.小税种: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是计算题、综合题的极有可能出题的税种。 b4 CF`BG  
FY8!g'.Oe  
X'f)7RbT  
  3.与注册会计师业务联系密切的内容:这主要是纳税人角度出发,考核同一纳税人各项业务的涉税问题,即各税种的交叉运用; ]BfS270  
fYB*6Xb,w  
C,"=}z1P  
  4.特别关注新增内容:如新企业所得税法纳税调整项目;个人所得税个人每月2000元固定费用扣除,是从2008年3月开始,2008年1月、2月,仍然扣除1600元,如果计算全年税额,一定分段计算;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的税率由20%调整为5%;员工个人取得股票期权的相关纳税规定;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规定等。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ration
发帖
5
学分
105
经验
0
精华
3250
金币
1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12-14
看来有很多东西要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