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s".HEP~]=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自2008年3月1日起,可以在每月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附加减除2800元费用。 HI!4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范围包括: C6QbBo
(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M/([|@
(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z"379b7cN
(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yA;W/I4
(四)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ZK!A#Jm{
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XP2}#d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i@zY9,b
此处所说的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说的损失,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QUOKThY?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义务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jS[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Kto.Xq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Zdn!qyR`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kso*} uh0
(一)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97LpY_sU
(二)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a
(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9_huI'"p
(四)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cm@;*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hh-L7ql
此处所说的财产原值,是指: WzlC*iv
(一)有价证券,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 ;n*J$B
(二)建筑物,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CL3xg)x6
(三)土地使用权,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vVVPw?Ww-
(四)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费、安装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P(ZQDTbM
:
(五)其他财产,参照以上方法确定。 li/aN
纳税义务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财产原值。 ([LIjaoi
所说的合理费用,是指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 g.C5r]=+&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9'M0=
(一)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n?QZFeI`
(二)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w~+ aW(2
!B^K[2`)N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应当对每个人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照税法规定减除费用后计算纳税。 o4Q3<T7nI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y0IK,W'&?
此处所说的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fN[8N$1-
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Ijedo/
此处所说的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该所得来源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的税额。 UI?=]"
所说的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区别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和不同应税项目,依照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内不同应税项目的应纳税额之和,为该国家或者地区的扣除限额。 p^X^1X7
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外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依照前述规定计算出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应当在中国缴纳差额部分的税款;超过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O@&+} D>
纳税义务人依照税法规定申请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完税凭证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