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无形资产 pv|Pm
YK|bXSA[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和内容 ^u3V
E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N8)]F,
1、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不同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均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s@Qtgu
2、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vJAZ%aW
研究阶段支出计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时计入无形资产。 3u%{dG a
(1)开发阶段判断满足无形资产确认的条件1-5 UK9@oCIB
(2)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 fw ,\DFHO
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为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其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 [+O"<Ua
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5 ae2<Y=
1、原则 ge]STSM0n7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在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ECv)v
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只计减值。 f~ }H
2. 使用寿命有限的判断 XL7h}
(1)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在预计使用寿命和合同期限或法定期限中遵循孰短原则; =zwOq(Bh W
(2)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到期续约且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计入使用寿命; ^CwR!I.D}4
(3)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仍无法合理确定的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yV!#2
3. 使用寿命的复核 bn
|zl!Pq
(1)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与以前估计不同的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H'Yh2a`!o
(2)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视为会计估计变更。 n3J53| %v
4.摊销方法 3fN.bU9_
(1)从可供使用时起至终止确认时止为摊销期(当月开始摊销); OY?y ^45y
(2)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qzb<J=FAU
(3)一般计入“管理费用”和“累计摊销”科目,如果某项无形资产专门用于某产品的生产,其摊销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CG7VgX%
(4)无形资产一般无残值,除非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项无形资产,或是从目前情况看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有活跃市场存在并可以有残值; /x3/Ubmz~x
(5)每年末应对预计净残值复核,预计净残值变更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重新估计的残值高于账面价值时不再摊销; o)'y.-@Q
(6)持有待售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孰低计量。 mKYeD%Pm*
四、无形资产的出租、出售与报废 ve&zcSeb
1.出售无形资产取得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b!M"VDj
Q
2.出租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租金和发生的相关税费,分别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 LM2TZ
3. 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其转销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c6}
试题类型:客观题 2h?uNW(0Q
【例题6-1】下列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7年试题)。 ZE%YXG
A.自用的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y=cW1TG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bXS:x
C.无形资产均应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并分期摊销 _{M\Bs2<
D.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xW92ch+t
E.用于建造厂房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应计入所建厂房的建造成本 Rp$}YN
【答案】ABD ?
w^-
【解析】C不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能摊销;E不对,用于建造厂房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应计入所建厂房的建造成本。 `5H$IP1XhA
试题类型:主观题中差错更正 PTj&3`v
【例题6-2】20×7年4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自丙公司购买ERP销售系统软件供其销售部门使用,合同价格3000万元。因甲公司现金流量不足,按合同约定价款自合同签定之日起满1年后分3期支付,每年4月1日支付1000万元。该软件取得后即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甲公司20×7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 3"F`ZJ]=
借:无形资产 3000 q%ow/!\;
贷:长期应付款 3000 \W%UZs
借:销售费用 450 (%`QhH
贷:累计摊销 450 q 4V7
已知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为10%,该利率下3期年金现值系数=2.4869,要求:作出上述会计处理的差错更正并说明理由。 dx;k`r$w
【答案】更正理由: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所取得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计量其初始成本,上述初始成本和后续计量差错。 vVL@K,q
更正差错会计分录: NKQOUw:qn
借:未确认融资费用 513.1(3000-1000×2.4869) j2 !3rI
贷:无形资产 513.1 dg^L=
借:累计摊销 76.97(513.1/5×9/12) `U2DkY&n
贷:销售费用 76.97 }x&N^Ky3c
借:财务费用 186.52 O@YTAT&d#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6.52(2486.9×10%×9/12) ^Fn
fJ
:
s`#(
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cW+t#>'r
[CAR[
g&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范围 *3D%<kVl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包括: hHDOWHWE
1.已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X6^},C'E.: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不包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
eAqz3#_My
3.已经出租的建筑物 HI@syFaJM
(1)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是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 R6=$u{D
(2)已经签订租赁协议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和管理当局作出书面决议等表明用于经营性出租的空置建筑物; j^`hzh3S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支出 ncx(pp
(一)初始计量 w^]6w\p
1.外购投资性房地产和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yS=oUE$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需要对房地产进行重分类。 hS
9;k9w
(二)后续支出 \w'*z&`W9
(1)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不满足时费用化; sdS^e`S
(2)资本化的再开发期间继续作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资本化完工后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等于原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与资本化的后续支出之和。 mA{~PpSb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r
V?7
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q7&6r|w1I
(一)成本模式计量特点 n#=o?!_4
1.按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按照“资产减值”准则进行处理; 5^j45'%I
2.资产负债表日以账面价值计量; cm[c ze+*
3.取得租金收入一般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摊销和折旧一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和“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asC_$tsMe
(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特点 u!:z.RH8n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要求 ?ByM[E$
(1)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 *OyHHq|>q
(2)企业一旦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e@#uxm
(3)极少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因首次取得某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不能持续可靠取得时,应当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直至处置,并且假设无残值。但是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以后,即使有证据表明企业首次取得某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仍应对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l{D'
uI[&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u4
(1)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一般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kc/J*u-3
(2)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SI8%M=P>
(3)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q}D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X^c.8G)
1.以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考虑递延所得税影响后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07hF2[i
3.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WMj}kq)SY)
四、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TFuR@KaBR
(一)转换日的确定 OaL\w
D^
(二)转换日会计处理 &Ni`e<mP
1.成本模式 qL94SW;
(1)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和自用房地产的转换 sUYxT>R
成本模式下,无论投资性房地产转自用还是自用转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前后的账面余额、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金额不改变,只是会计重分类,对核算科目作出调整。例如将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的会计重分类为: m:hY`[ f6
借:投资性房地产 "al`$ %(
贷:固定资产 u_).f<mUdF
借:累计折旧 \Y}3cE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A7c/N=Cp^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2veLB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
=/
(2)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的转换 |$7vI&m
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应以账面价值计量转换后的资产价值。即要将减值准备等结转掉,会计分录举例: 3T&6opaF
借:投资性房地产 pc?>cs8
存货跌价准备 tbO
H#|
贷:开发产品 @ps1Dr4s
借:开发产品 %N#%|
2B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F H1Z2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Ks\ NE=;5
贷:投资性房地产 ~g7l8H67
2.公允价值模式 CZbYAxNl
计量原则: F"N60>>
(1)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资产的账面价值; \qUKP"dr
(2)转换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一般(除下述3)计入当期损益,例如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转非投资: |A8/FU2{
借:固定资产(或开发产品)(按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lHV[Ln`\x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ep7;'d
—公允价值变动 _Ob@`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按转换日公允价值与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之差) WYc7aciJ
(3)只有非投资转投资且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计入资本公积。 0D8K=h&e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按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HD N9.5S
累计折旧 {6oE0;2o'
贷:固定资产 (或开发产品) p^iRPI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W14Vm(`N
【问题】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固定资产,在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转换时不做处理,请问,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是否进行处理?如果处理,应当如何处理?如果不处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是否一直挂着? 6&bIXy
【回答】终止确认时必须处理: MfmACd^3$
终止确认:教材P165 rcGb[=B f
五、投资性房地产处置 hkOsm6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_{|D
试题类型:客观题为主 smm]6
【例题7-1】甲公司持有一项投资性房地产且按照成本模式计量,因判断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自2009年1月1日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该项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值90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270万元,公允价值9500万元,以下甲企业计量模式转化时的表述正确的有( ) B:Z_9,gj-N
A. 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转换成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3O9eZY@
B. 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时该投资性房地产入账价值为9500万元 t^ZV|s 1
C. 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时该投资性房地产入账价值为8730万元 e${>#>
D. 变更会计政策时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金额是577.5万元 9!><<7TS
E. 变更会计政策时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是192.5万元 u=YX9Mo!
【答案】ABDE ,hVvve,j}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9500-9000+270)×75%=577.5万元 -WQ^gcO=7
【问题】教材P161,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教材上解释账面价值与变更时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教材例9的处理也是如此。但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应当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为什么不按会计政策变更的相关规定进行追溯调整呢? ,<A$h3*
【例题7-2】丙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类业务属于丙公司的主营业务。该公司有以下业务: `
\A(9u*
(1)2007年7月1日将已经开发完成作为存货的房产转换为经营性出租,承租方为丁公司。用于出租的房产成本2500万元,2007年7月1日公允价值2800万元;12月31日收到半年度租金100万元,当日该房产的公允价值为2750万元; ?<*-j4v
(2)2008年12月31日收到200万元租金存入银行,同日该房产公允价值2720万元; M3~K,$@
(3)2009年12月31日收到200万元租金存入银行,同日该房产公允价值2650万元;
l$hJE;n
(4)2010年6月30日,丙公司收到100万元租金后停止该项房产租用,且与原承租方丁公司签订协议将这部分房产出售给丁公司,协议规定,丙公司以分期收款方式出售,丁公司需要在2011年至2013年每年6月30日支付980万元款项,假设实际利率为6.41%,当日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回答下述1-2题。 >Yt/]ta4+
1.以下丙公司的会计确认计量不正确的有( )。 ;=? ~
-_
A. 2007年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增加利润总额350万元 cJgBI(S5
B. 2007年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增加利润总额50万元 'Z`$n8
C. 2008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列示的账面价值为2720万元 s
:`8ZBz~
D. 2009年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增加利润总额130万元 F,5r9^,_
【答案】A c/5W4_J
【解析】存货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记入资本公积,所以2007年该项业务增加利润总额=100+(2750-2800)=50万元 GHQ;hN:
2.以下2010年6月30日出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丙公司的会计确认计量不正确的有( )。 -LM;}<
A. 确认长期应收款 2940万元 ?:Y#Tbi3
B. 未实现融资收益 340万元 `HuCT6O
C. 将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金额300万元转入当期损益 vzn{h)D
D. 确认主营业务收入980万元 Zatf9yGD
【答案】D 8t=(,^c
【解析】出售时的会计分录: VxzkQ}o
借:长期应收款 2940 (980×3) z_
=Bt
贷:主营业务收入 2600(980/1.0641+980/1.06412+980/1.06413) 5
|/9}^T
未实现融资收益 340 }KD;0t4
借:主营业务成本2500 v=95_l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300 Z@gnsP
N^r
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 200 >E,U>@+
贷: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 2800 0 'Vg6E]/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A^2L~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