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方法 _,t&C7Yf;
本部分从专业方面论述教材各章复习时应注意的要点。从全书来看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是重中之重,在本部分第(六)点论述。 ?C
FS}v
(一)金融资产 CN-4-
本部分在考试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可出客观题,也可出综合题。在复习时重点掌握以下要点: $e>/?Ss
1、要明确各类金融资产中只有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特定的情况下可相互重分类外,其他金融资产不得进行重分类。 G^ K*+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不得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应反映到当期损益(投资收益)中,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其他类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均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今年与往年相比有些变化,往年划分到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三无”投资现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按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8>2&h
3、各类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的比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但却有不同之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影响到净利润以及每股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影响到净利润及每股收益,最终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账务处理类似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而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账务处理类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发生减值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因其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有可能不一致,参考: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摊余成本及减值问题。持有至到期投资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均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应注意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的计算,每年考试必考。 xp~YIeSg
4、各类金融资产的处置。应重点关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处置时除了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外还应将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同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处置时也应将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Dc28F~t
5、各类损益的处理。比如出售时的投资收益、出售时处置损益(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从购入到出售期间投资收益的计算等等必须清楚。每年必考。 zLo;.X[Y
6、金融资产减值。应明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已经计入利润表影响到净利润及每股收益,故不存在减值问题。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虽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正常的公允价值波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并未影响到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如果公允价值大幅下降再不影响净利润就不合适了,所以存在减值问题。本章介绍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是可转回的,但要注意可供出售权益工具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KQ- ,W8Q5
7、关于金融资产转移,本人觉得只需掌握是否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即可,对于继续涉入,有能力的童鞋可研究,如果你学了3遍还没懂,也不必深究,有那精力还不如将三大金融资产好好看看呢。 (K
<Z=a
(二)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债务重组 dG"K/|
本部分在考试中占有中等地位,属于基础部分。 TLXhE(o|o
此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K*0aXr?
1、存货 d\\r_bGW
存货的确认应注意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储备的各种材料属于工程物资,不属于存货。哪些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而不计入存货成本的必须记牢。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应会计算,可出客观题。存货成本的结转应注意按账面价值结转已售商品成本,也就是售出商品计提过跌价准备,出售时应将存货跌价准备冲掉。期末存货计量应关注估计售价的确定、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等问题。 (y%%6#bd
2、固定资产 10/x'#(
(1)环保设备、安全设备应确认为固定资产,专业人员服务费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员工培训费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E`Q;DlXv>
(2)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应会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以及需要明确何时需要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何时费用化计入财务费用。 e21E_exM0
(3)高危行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以及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的处理。对于安全生产费的问题专项储备金额要会确定,客观题考点。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需要将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中,每年财务费用的摊销额要会计算。 / *AJ+K._
(4)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折旧方法必须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等改变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支出的处理以及费用化后续支出中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均计入管理费用。 C{DlcZ<
提示:固定资产的内容比较重要,所以冲刺时要全面复习。 RfD{g"]y
3、无形资产 Oi6f8*,
无形资产的内容少且简单。在复习时要注意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哪些需要资本化,哪些需要费用化一定要清楚。对于后续计量中,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要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学习,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年度终了都要进行减值测试。 IkiQOk
4、投资性房地产 MJy;GzJ O
本章内容是基于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基础上复习的。采用成本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类似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类似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因其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即哪些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第二个就是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房地产之间的转换问题,尤其是转换形成的差额什么时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什么时候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能成为综合题中的一步。 {qJHL;mP:8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z|Hy>|+
主要掌握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差额的处理以及相关税费的处理。 E(7@'d{o
6、债务重组 q;CayN'I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债权人让步。一定要注意债权人让步这个特点,因为其会计处理就是围绕它展开的。 Gv!BB=ir(
提示:如果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或债务重组,应视同将该资产卖掉一样处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w(N62z/
(三)资产减值 ]jZiW1C*a
本部分以客观题为主,也可作为综合题中的一步。 Y>xi|TWN
本章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Pb
bXi
1、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3BR[*u*
2、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GU:r vS!
本章所述的资产减值计提资产减值后在持有期间均是不得转回的。复习到这里大家一定要把前面的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问题与本章内容对比,比较的点为哪些是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比较,哪些是与可收回金额比较,哪些是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比较从而计提减值准备的以及减值是否可以转回。 y;zt_O/
3、资产组、总部资产减值测试 ~8XX3+]z:X
(1)资产组减值测试 pp
*bqY
应注意资产组中如果有商誉,计提减值应先冲减商誉,然后再按账面价值比例分摊至除商誉外的资产中。抵减后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0三者中的最高者。 x-w`KFS
(2)总部资产减值测试 Lhl$w'r
按总部资产是否能够按照合理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资产组分为两条线,必须理清思路。 9Q,Msl4n
4、商誉的减值测试 (y-x01H
因现商誉在合并报表中体现的是母公司理论,所以应会计算商誉减值后再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C}n[?R
(四)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所得税 Oqd"0Qt-
本部分在考试中属于重要部分,可命制综合题,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在复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EO n -
1、收入 aQ32p4C
(1)销售商品收入 T@%;0Ro~
应清楚各种方式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比如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支付手续费方式销售商品收入、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回收商品作为购进处理)等的确认时点及账务处理。 GS$ZvO
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处理,应分清是否能够根据以往经验能够估计退货可能性的分别处理。如果退货在当期,应冲减退回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如果退货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的,最好结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一起复习(比如轻一P342第10题)。 V?U%C%C|e
(2)提供劳务收入 M(_^'3u
重点掌握销售百分比法的应用以及奖励积分的处理。在利用销售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应注意提供劳务预计成本总额不是最开始预计的总成本,而是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的成本与预计将要发生成本之和。奖励积分的处理:在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授予企业应将原计入递延收益的与所兑换积分相关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客户不一定把全部的奖励积分都兑换了,所以要估计有多少积分会被兑换,确认收入的金额应当以被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积分数额占资产负债表日估计会被兑换的积分总数的比例为基础计算确定,而不是最开始估计的那个数值。 .jvSAV5B
(3)建造合同收入 Uuwq7oFub
重点掌握利用销售百分比法计算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合同毛利以及预计合同损失。应注意预计合同损失=(合同预计总成本-合同预计总收入)×(1-完工百分比),因为本期发生的合同损失已在合同毛利中反映了,那么预计合同损失当然要乘以(1-完工百分比)了。 9@$tiDV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SKO~?7T
要能区分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要熟练掌握调整事项的处理。调整事项涉及损益的,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科目核算,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的商品退回的处理,深度剖析教材上例题。本章严重依赖前续基础章节,所以复习好前续基础章节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HXD*zv@ *6
3、所得税 'LJ %.DJ
(1)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i=?0M4S
根本不用背,要理解原理。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按照会计准则该项资产可以作为费用或损失在以后列支的;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按税法规定该项资产可以作为费用或损失列支的,即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按会计准则作为费用或损失列支的小于按税法规定作为费用或损失列支的,就意味着会计上少计了费用或损失会使税前会计利润增加,那么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要纳税调减,从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其他同理。要注意税法上不认会计上计提的那些准备以及无形资产的特殊处理。 "z^BKb5
(2)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Dh2fPM,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可能计入商誉,可能计入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剩下的除特殊情况外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均计入所得税费用。重点掌握特殊情况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非常容易命题。 %GVEY
(3)所得税费用 ipx@pNW;"
重点关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处理。要从原理入手,比如企业之间发生的一些业务比如存货的购销,销售方要确认收入,结转已售商品成本。但合并财务报表是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来看,销售方不应该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就要抵消。 cmwzKu%
(五)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54`
bE$:+
本章定位于综合题。本章由于可以与很多很多章节结合,本章只是讲的方法,但主体严重依赖前续基础章节,所以本章的题不会做是因为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所致。首先要能区分哪些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哪些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注意会计政策变更能够确定会计变更累积影响数的应通过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调整事项涉及损益的,应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核算。本期发现前期差错涉及调整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建议多研究本章的历年考题。 f?/|;Zo4
(六)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 2neF<H?^o
本块属于《会计》中最精华的部分,该部分涉及新修订的两项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和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到2014年《会计》教材与新准则不一致的地方,按新准则掌握。 f o/
D3
控股合并的起点是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终点为合并日或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后再编合并财务报表就是属于《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企业合并是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财务报表的桥梁。 +O;OSZ
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核算当属重中之重,其与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异曲同工。我们知道长期股权投资代表的就是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份额;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只是用具体的资产、负债,而不是用长期股权投资代表,而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因未达到控制,故不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只是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用长期股权投资来代表,应与企业合并的处理一样。在企业合并部分,在购买日,要将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由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用付出对价的公允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比较,企业合并中出现的差额是商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也有商誉,因商誉与整体相关,合并报表就是整体的思想,故要体现出来,而权益法核算只是个别报表,故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中。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要消除内部交易,合并报表中也要消除内部交易。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