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Toyy】 +Zx+DW cq
当初离开审计行业,现在看来可以算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ncluA~ 8
我是抱着10年熬到合伙人的目标进入的这个行业。学习工作都非常勤奋努力,很快就被收入了并购咨询团队,拿着high pay。合伙人很赏识我(同为处女座),常常一起分析客户的财务,他用他的方法,我用我的方法,最后殊途同归。每年休一个月带薪假,每次都背包走长途。可以说是最快乐的时光。但我辞职了,为什么呢? 9@-^!DBM
1、行业前景暗淡。国内所自证监会不再要求绑定四大之后突飞猛进。他们采用的方法与卖小商品无异:价格战。另一方面,时至金融危机,四大收入受到严重威胁,当年某大就报了个三折价与国内所抢客户。这说明审计行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将不断降低,导致未来个人收入也会受影响。虽然几年过去之后四大人均营业收入仍然高高在上,但市场份额的逐渐丢失很难让人对这个行业的前景大唱赞歌。 MU^7(s="
2、行业风险极大。大家知道的是,审计已经变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演变成了猫和老鼠做游戏给主人看。亲身经历过抓到客户严重舞弊的案例后,不仅对整个资本市场利欲熏心之狂妄程度感到厌恶,还对这个行业面临被客户蒙蔽的风险之大感到担忧。行业风险是不是已经走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这是我思考的问题。 M<,E[2op
3、审计中在财务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已经全部掌握,留下来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审计其实是卖技术和人力。技术是风险控制的能力,人力是项目管理的能力。因为基础好加勤于思考勤于提问和学习,这些知识很快就掌握了。今天创业了,在公司里全面实施项目管理,以及金融产品的研发,都是得益于审计中学来的知识。 ~ (xIG
4、行业地位很低。在整个金融中介食物链中,从上至下依次为投行、律师、会计师、评估师。会计师几乎是坐在地板上看着餐桌上的人吃肉。行业面临的风险极大,却拿着很低的收入,收益风险比非常低,说明这个行业是个苦力活。再加上国内所声势浩大的价格战,未来这个行业极可能变成劳动密集型,正如很多类似的行业一样。 P{eL;^I
好像黑的太厉害了。其实,如果不考虑太长远的话,四大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应届生事业起步点。完善和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可以很快的将你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rZDlPp>BPZ
【Time Orange】 (N U*PQY6
在职不久,谈谈自己的浅见: fL8+J]6A6
诚实的说,来到四大,是我最后的选择。当初毕业之际,我不是手里一堆offer等着我纠结的那种,我手里最好的offer就是四大的,所以,我来了。 -O2ZrJ!q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家都说:四大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里面高强度和规范化的工作可以让人快速成长。可当几年过去面临着跳槽的时候,听到更多的声音是:四大(主要指审计部门的同事)能跳到哪里去呢,跳到企业财务还是内审?这些部门的前景有限,职业生涯会受到限制。 !T
RJsL8
那,到底要不要来四大,来四大以后要不要走,走了要去哪儿?我想这几个问题,才是四大人,或者准四大人纠结的吧。 !Q`GA<ikv
事实上,我也没有把上述问题想得明白透彻,所以就大家都在谈论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h,q%MZ==^s
· 工作强度
?6!7fs,
这个问题是没有争议的。工作当然强度大,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消。吃不消的人会选择跳槽,也有的会身体不好,甚至是留下病根。同时,我也有看到周围有同事抓紧时间去跑步,去健身房运动。在运动会马拉松比赛上会发现不少牛人,甚至还有SM在做健身房的课程教练;办公室里有人会不修边幅(头发不洁净,衣着不太整洁),也有人会把自己打扮的一丝不苟;有人会家庭和乐身体健康,一切balance的很好,也有人会唉声叹气,家庭支离破碎,身心俱疲。上述所有,我想用一个很残酷的词来形容:优胜劣汰。问问自己,我能Hold住吗? N4%q-fi
后知后觉的我最近才明白的一个道理,分享给你们:每件事情都需要用心,用时间去经营。强度大的工作的确会让人压抑喘不过气来,可是如果你尽力去挤时间经营自己,忙里偷闲的给自己找正能量同时提升自己。我想日积月累,你会和周围的人不一样。 4425,AR
· 前景 ;wfzlUBC
一度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脑力农民工(如果加上扛着行李底稿四处奔波的话,也算半个体力农民工了吧,哈哈),并且我还认为如果business intelligence往后发展的话,至少我们所做的一部分工作会被计算机取代。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去考虑行业前景这个问题? i!jZZj-{
以进入审计部门的同事为例,你们从事的是审计会计行业,你们辛苦想拿到的也是各种*CPA或者ACCA或者CIMA或者CTA。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辅助性的部门,也就是说除了在四大(以及其他会计事务所),这个行业不为所在单位创造价值,自然的就没什么话语权。想要高薪话语权,就去企业的强势部门,去奢侈品公司的marketing or sales,去软件公司的开发技术部门。千奇百怪的行业领域中有朝阳行业也有走下坡路即将消失的行业,衡量自己的能力性格是否匹配你将要或者正在从事的行业,最后做出选择。如果选择好了以后,再来抱怨这个行业多糟糕,这不是在嘲笑自己当初的选择滑稽可笑么? &Z_W*D
的确,这份工作常常是枯燥无趣而且压力大的,忙季忙得自己满头是包,和小伙伴都有随时准备撤退的念头。可这个社会分工中,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简单重复的吧,出租车司机开车在城市穿梭,医生给病人问诊开药,客服接听客户的各种提问要求,审计师到现场找客户要资料写底稿…真正可能创造性的工作,有新鲜趣味的工作,一方面对能力的要求绝对不低(如科学家),另一方面对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不会低(如经商)。而四大貌似提供的岗位都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那是不是就不要考虑这种行业了呢?不见得,每个行业都不缺top level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做的风生水起。况且优秀如你,完全可以选择做复合型的人才,我就有看到过了司考的朋友学审计,程序猿在做歌手,审计师在当健身教练,未来谁知道需要怎样的人,只有你可以打造自己。 9&=~_,wJd
在不满意每个月打到卡里的工资的时候也会问问自己的能力匹配怎样的工资,如果我跳槽出去,我有什么价值值得别人给我怎样的薪水。作为“垮掉的一代”--90后的自己庆幸没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如果自信自己有核心价值,那么拿出魄力勇气走出去,这还是个缺乏人才的时代,找到一方天地发光发亮不会太难。如果不够优秀,那就潜心修炼,不忘寻觅机会,至少等到让自己满意的那天。 J(0.eD91v
总而言之,是去是留,要不要从事这个行业,更多的不是照搬别人怎么看,而是在选择之前通过别人的眼睛,衡量自己是否适合,能否做到做好。 >ln% 3=
· 晋升 1.0S>+^JE
在这道题的回答下,我看到了两个观点:一个是工作兢兢业业的经理因为行情不好黯然离开;另一个是领导情商不高,为人处世不到位。 32=Gq5pOc
上述两种现象的确存在,并且不是个别案列。还是我之前提到的那个词,优胜略汰。选择在职场中打拼,就得思想成熟点。这已经不是一个“没有功劳有苦劳”的世界了,兢兢业业不是公司给你发工资的理由。做staff的时候把底稿写好;做senior的时候把team带好,考出CPA;做经理的时候拉到项目,讨老板喜欢;每个阶段都有很明确的“KPI”,达标了,就不会被淘汰。大自然里的弱肉强食,都没有机会抱怨不公平就被一口吞掉了,玩游戏最基本就要遵守游戏规则。我爸给我打过一个比方,跑步的过程中摔倒了,如果你一直抚着伤口喊疼,那么你永远也看不到希望,跑不到终点。 TE4{W4I
我大三在某家四大实习的时候就被一个经理骂哭过,当时我觉得这人是个变态,我没做错什么就发火摔文件夹。但随后我开始反省自己,就算我没有做错,但她发火至少说明我做得不够好。我花了很久去思考我的方方面面,这些思考让我后面无论是面试实习还是现在的正式工作都更加成熟周到。尽管今年无意在四大新鲜事的微博上看到她被爆各种奇葩事迹,我仍感激自己有那么一段经历。我说这个例子,不是鼓励大家没事找虐。我想表达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项目的长度毕竟有限,再怎么样熬一下也能过去,通过一些事情一些经历让自己的弹性更大,通过观察别人的不恰当的行为让自己考虑事情更全面,也未必是件坏事。 M`ETH8Su=
这个你看不顺眼的领导,他之所以现在是你的领导,就必然有超过你的地方,可能是工作能力,可能是为人处世,可能是VIP甚至仅仅可能是他熬得比你更久。作为一个初出社会的freshman,我的态度是谦逊但不卑微,吸收可取之处,好好学习。 kL,{H~iq;
· 薪资 WlF"[mU-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