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综合题(本题型共4题,其中第1题14分,第2题13分,第3题12分,第4题11分。本题型共50分。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6$m
!\]^c
1.巾国证监会于2007年8月受理了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披露了以下相关信息: WlL(NrVA@@
^({
)t
(1)甲公司(非金融类企业)本次发行前的股本总额为人民币4000万元(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本次拟发行8000万股,拟募集资金4亿元,其中20%的募集资金拟用于委托理财。 a"~o'W7
(5a73%>@
(2)甲公司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净利润分别为800万元、1000万元和1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700万元、1200万元和1200万元。甲公司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400万元、1600万元和1800万元。 mDD.D3RS
~ KK9aV{
(3)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甲公司经过审计后的财务会计资料显示:资产总额为16000万元,负债总额为1 1000万元,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为1400万元。 e~h>b.~
91
jRIB
(4)2005年8月,经甲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的主营业务进行了重大调整。
U~
{k_'-i
K/4@2vF
(5)乙公司为甲公司的控股股东,乙公司的董事张某担任甲公司的总经理,甲公司的董事李某担任乙公司的总经理,甲公司的财务人员王某担任乙公司的总经理,甲公司的财务人员王某在乙公司的财务部门兼职。 :,BAw ,
p_r` "
(6)2007年2月,甲公司现任董事陈某在任职期间因违规抛售所持甲公司股票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2005年2月,甲公司现任董事会秘书张某因违规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r)(5,*v
=j]y
?;7q
(7)2007年3月,甲公司未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为其控股股东公司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提供了担保。 ycGY5t@K@
{+N<
9(O
要求: (1/Sf&2i
M8^ID #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本次发行前的股本总额、募集资金的用途是否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W?7l-k=S
~% hdy@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现金流量净额是否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并分别说明理由。 M,Gy.ivz
;5a$OM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最近一期期末的无形资产是否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9O[IR)O~
\u=d`}E
(4)根据本题要点(4)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2005年8月调整主营业务是否对本次发行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并说明理由。 sYTz6-
$CcjuPsK
(5)根据本题要点(5)所提示的内容,张某、李某和王某在甲公司、乙公司同时任职的事实是否对本次发行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并分别说明理由。 PjQl(v&O
6(|mdk`i
(6)根据本题要点(6)所提示的内容,董事陈某、董事会秘书张某的行为是否对本次增发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并说明理由。 ?y>N&\pt2
$0* sjXV
(7)根据本题要点(7)所提示的内容,甲公司为其控股股东提供担保是否对本次发行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并说明理由。 *4O=4F)x
#-az]s|N
2.公民张某于2000年4月完成了一项“水变油”的方法发明,5月利用A企业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测试,并向A企业支付了100万元的测试费用。 $m`Dyu
ktu?-?#0,
在测试过程中,A企业的职工王某窃取了张某的技术秘密后,于2000年6月将该技术秘密转让给李某,李某不知道王某的技术秘密系窃取所得,并向王某支付了200万元的转让费。张某得知李某使用自己的技术秘密后,要求李某向其支付合理的使用费、承担保密义务,、李某向张某支付使用费后,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 +
/OSg.
w7)pBsI
2001年12月,张某将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权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甲公司,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的书面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初步审查认为该方法发明符合《专利法》的规定要求:,于2003年7月1日即行公布。2004年10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甲公司的请求,对该方法发明进行实质审查后,于2005年1月1日作出授予甲公司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并于同日予以登记和公告。 a[{qb
B5\l&4X
2005年4月,甲公司对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分别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以下情况: m l`xLZN>L
Fwm$0=BXL
(1)乙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多次使用甲公司的该项方法发明。2004年12月15日甲公司得知后要求乙公司支付使用费时,遭到乙公司的拒绝。 /%$Zm^8c
bC&A@.g{
(2)2005年4月1日,甲公司得知丙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于2005年2月1日在与某公司的买卖合同中使用甲公司的专利号,非法获利20万元。 Khq\@`RaT
eSPS3|YYn
(3)丁公司在2002年1月1日前已经使用相同的方法,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取得发明专利权后,丁公司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该方法。 V:0IBbh)w
?pL|eS7
2005年6月1日,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丙公司的侵权行为成立。丙公司于2005年6月10日向甲公司支付了赔偿金20万元。 q|5WHB
FlO?E3d
2005年8月1日,甲公司的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于是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 ^Z (
cVg
z$ ^d_)
要求: HOW<IZ^
7uB
x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HDE c|
B<W}:>3
(1)张某的发明是否属于A企业的职务发明?并说明理由。 hzD)yf
o)Q4+njT@
(2)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Km2~
nkQ
Y;af|?U*6:
(3)甲公司的发明专利权自何日起生效?其20年的保护期限从何日起计算? f/\!=sa:
r
#-
(4)指出甲公司对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 'afW'w@
cGot0' mB
(5)指出甲公司对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 "|\hTRQ
V[ UOlJ
(6)丙公司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丙公司及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何种刑事责 任? g4W$MI
:?f<t
NU$
(7)在甲公司对丙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在甲公司还是丙公司?并说明理由。 -]EL|_;
hB?#b`i^
(8)丁公司的行为是否属于专利侵权?并说明理由。 ? Fqh
i
QPy h.9:N
(9)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Csdon
^Ks1[xc* `
3.2006年1月1日,A房地产开发公司(下称A公司)就一商品楼开发项目与B建筑公司(下称B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该合同约定:(1)由B公司作为总承包商承建该商品楼开发项目,建设工期为3个月;(2)建设工程价款为8000万元,A公司应当在2005年4月1日竣工之日支付全部工程价款;(3)由B公司为该建设工程垫资3000万元,垫资利息为年利率8%(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6%)。 A-x^JC
=
#y\O+\4e
2006年1月10日,经A公司同意,B公司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程转包给C公司。 8~ y!X0Ov!
k?cX fj&
2006年2月1日,A公司与甲银行签订借款合同,该合同约定:A公司向甲银行借款 97c0bgI!+
Gm+D1l i
5000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同时约定将在建的商品楼作为借款的抵押担保,A公司与甲银行共同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 ? [Yn<|
6O4*OR<&
2006年4月1日,该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并交付给A公司,但A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 Vmz#u1gGT6
J~x]~}V&
2006年9月10日,B公司以A公司为被告诉至人民法院,主张对该商品楼拍卖受偿。甲银行因A公司逾期未还借款也于2006年9月1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对A公司的商品楼主张抵押权。 k_g@4x1y*
F"Dr(V
人民法院在调查取证中发现:(1)B公司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超越了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但在2006年4月1日前取得了相应资质等级;(2)A、B公司经备案的中标合同标的额为8000万元,但双方事后另行订立的合同标的额为7000万元;(3)C公司擅自将自己承包的工程再分包给D公司;(4)A公司与王某于2006年3月1日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生效条件。3月10日,王某向A公司交付了全部购房款200万元,A公司亦接受,但双方当事人一直未办理登记备案手续;(5)A、B公司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对欠付的工程价款是否支付利息未进行约定。 Ust +g4
GEPWb[Oa
要求: [_
N1
.}e
s$y_(oU,D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sBlq)h;G?6
EXdX%T\
(I)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eG{oh-
dcKpsX
(2)该建设工程合同的工程价款应当如何结算?并说明理由。 ;&lXgC^*
%+r(*Q+0$f
(3)C公司擅自将自己承包的工程再分包给D公司的行为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NbWEP\dS'z
j,rc9
(4)A公司在向B公司支付垫资利息时,其计算标准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HY)$Yp
;
k(f),_
(5)A公司以在建商品楼作为借款的抵押担保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N\|B06X
n3e,vP? R
(6)在B公司与甲银行均要求对该商品楼行使受偿权利的情况下,谁的受偿权利更为优先?并说明理由。 &UDbH* !4=
lB}?ey
(7)B公司于9月10日对A公司提起诉讼,其优先权是否消灭?并说明理由。 =K@LEZZ'/<
fwppqIM
(8)A公司与王某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是否生效?并说明理由。 S1k*"><
H
Qj,0#J)
(9)B公司在行使优先权时能否对抗买房之人王某?并说明理由。 <B%wq>4S
c |%5SA
(10)A公司对欠付B公司的工程价款是否应支付利息?如果需要支付利息,从何日开始 fD%/]`
y
~U+<JC Z
计算,其计算的标准如何确定? · mB2}(DbhE
mI2Gs)SO
4·A、B公司于2007年3月20日签订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B公司于3月25日发出100万的货物,A公司将一张出票日期为4月1日、金额为100万元、见票后3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交给B公司。4月10日,B公司向承兑人乙银行提示承兑,承兑日期为4月10日。B公司在与C公司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并在汇票粘单上记载“只有C公司交货后,该汇票才发生背书转让的效力”。2007年5月20日.C公司在与D公司的买卖合同中,将其质押给D公司。C公司在汇票上记载“质押背书,字样并在汇票上签章。2007年5月25日,D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E公司,E公司未能妥善保管汇票,该汇票被甲偷走,甲盗得汇票后伪造了E的签章后将票据背书转让给F公司,用以支付所欠F公司的货款。F公司又将票据背书转让给G公司,G公司为善意的、支付对价的持票人。 ZW M:Wj192
R14&V1 tZ
2007年7月12日,持票人G公司提示付款时,承兑人乙银行查明A公司账户中只有80万元,则以其未能足额交存票款为由,拒绝付款,并于当日签发拒绝证明。2007年7月20日,G公司向A公司、B公司、C公司、E公司、F公司发出追索通知。A公司以B公司发来的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B公司以G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发出追索通知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C公司以D公司无权背书转让汇票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E公司以自己丢失票据且未在票据上签章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F公司以该票据被伪造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 j1Ys8k%$l
28JVW3&)
要求: *wAX&+);
/5%'q~
根据《票据法》的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4{@F~fu
}[%F
(1)B公司于4月10日向银行提示承兑的时间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D~inR3(}
oVqx)@$K
(2)G公司于7月12日向甲银行提示付款的时间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如果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其法律后果是什么? +4J'> dr
A@M2(?w4
(3)如果持票人G公司未能出示拒绝证明,其法律后果是什么? +:m)BLA4l
!yg &zzP*
(4)G公司于7月20日向A公司、B公司、C公司、E公司、F公司发出追索通知的时间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如果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发出追索通知,其法律后果是什么? Z9mI%sC[(
Cpzd k~+H
(5)如果G公司于2008年4月1日才向B公司发出追索通知,其追索权是否丧失?并说明理由。 T7YJC,^m
*K>2B99TXu
(6)如果G公司于2009年的7月5日才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对承兑人的票据权利是否丧失?并说明理由。 F_u?.6e]
DKo6lP`
(7)如果G公司于2009年的7月25日才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则G公司对出票人或者承兑人的民事权利是否丧失?并说明理由。 kW+>"3
EQnU:a
(8)C公司将汇票背书转让给D公司时,如未在汇票上签章,是否构成票据质押?并说明理由。 y**L^uvr
DN8I[5O
(9)A公司拒绝G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CB1//Y
x~l"'qsK
(10)B公司拒绝G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DvN_}h^nX
i Q3wi
(11)C公司拒绝G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mj9|q8v{+
*{JD=ua
(12)E公司拒绝G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G&=i$
bil>;&h
(13)F公司拒绝G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E.'6p \
}+ W5Snx
(14)乙银行拒绝付款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如果乙银行拒绝付款的理由不成立,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IL Nghtm-
")boY/ P/w
(15)对A公司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交存票款的行为,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