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70阅读
  • 0回复

“免、抵、退”税计算的四个步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9
(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4l:+>U@KU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b"K{t  
    借:主营业务成本 mJHX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z Ey&%Ok  
    (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Z]dc%>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8vCHH&`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 b $!l* r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l1msXBC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0td;Ag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u Wtp2]A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a&JAF?k  
    相关会计处理为: 7e4\BzCC  
    根据“当期免抵税额”: l"64w>,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l*{l^ Bl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K 8 oYK  
    根据“当期应退税额”: G(L*8U< UG  
    借:应收补贴款 \% (R~ H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uPpP")  
    (这笔分录,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pc #^ {-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G.;<?W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6FfDif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 Z|.z~53;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6%>0g^`)9Y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