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82阅读
  • 0回复

[知识整理]山东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重点:会计核算的前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imson
 
发帖
2284
学分
13702
经验
13
精华
1
金币
4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8-15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移动到本区(2012-05-15) —
四、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重点掌握) akw,P$i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它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假定,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STZPYe XE  
(一)会计主体 su*Pk|6%  
1.会计主体的概念: ~{sG| ;/!*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一的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36u8pE  
2.强调: DCqY|4Qc  
(1)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又称为法律主体。根据会计主体的定义可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不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企业内部的某个单位)。(易考判断题)  w 4[{2  
(2)会计主体简单地说就是能够进行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上具有绝对的独立性,不仅要与其它会计主体分开,而且还要独立于本企业主体的所有者。也就是说,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会计应将业主当作另一个实体,做到往来账面清楚。 bR@p<;G|  
3.会计主体前提的主要意义: ctE\ q  
(1)根据会计主体前提可知,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不能核算和监督其它主体的经济业务。例如:A公司的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A公司的经济业务,不能核算和监督B公司的经济业务。 ()&~@1U  
(2)会计主体前提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例如:不能把本企业股东或者职工个人的收入作为本企业的收入核算; c'/l,k  
(3)该假设前提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它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有关。例如:购买一批原材料,只需要在本企业账中反映原材料增加就可以了,不必反映卖方企业的库存商品减少。卖方企业的库存商品减少在卖方企业的账中反映。 6aM*:>C"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5f*wte  
A.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 WA dCF-S  
B.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V#VN %{  
C.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Xpzfm7CB/  
D.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ca+5=+X7  
答案:ABD ;M"9$M'  
解析: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对等的概念,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y;/VB,4V  
(二)持续经营 w] N!S;<N  
1.持续经营的含义: H":oNpfb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注意教材第5页最后一行缺两个字)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6Gf?m;  
2.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6@DF  
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明确了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为解决很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提供基础。例如: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发挥作用,如果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v0Du  
3.说明: mI74x3 [  
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生不老,一旦进入破产清算,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 6{ =\7AY  
〔例〕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企业可以长生不老,即使进入破产清算,也不应该改变会计核算方法。() d!eYqM7-G  
答案:× 9on@Q_7m  
(三)会计分期 p K0"%eA  
1.会计分期的含义: *z@>!8?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U"94S U:)  
2.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vVOh3{e|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清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7uzk p&+:  
3.会计期间: <[w=TdCPs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都是按照阳历计算,其中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v"YqD+GC5  
会计核算的前三个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 0_88V  
(1)会计主体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空间范围,是持续经营前提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 Gz .|]:1  
(2)持续经营前提是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会计分期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Hh+  2mkg  
〔例10〕会计主体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空间范围,会计分期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pbir  
答案:√ SL5Ai/X0N  
解析:会计主体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所以,会计主体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空间范围。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因此,会计分期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 Bi!  
(四)货币计量 &jmRA';sK  
1.货币计量的含义: .V,@k7U,V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OuA)f  
2.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d3xmtG {i  
由于货币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其它的计量单位,如实物计量和时间计量,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也不便于汇总经济信息。因此,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收支等情况。 4:FK;~wM&x  
3.记账本位币(判断题): #\ =FO>  
记账本位币是记账使用的货币种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0Mt*e{q  
注意: `nu''B H  
(1)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u?C#4  
(2)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E>K!Vrh-L  
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易考简答题) _*f`iu:`  
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A}l3cP; `#  
〔例〕记账本位币指的是记账使用的货币种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必须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wpN=,&!  
答案:× >7 ="8  
解析: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jMj2  
〔例〕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某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并按照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LGn:c;  
答案:× 6Yln, rC  
解析: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gf lseE  
]9^sa-8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