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注册会计师考试,估计大家都是苦恼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准备,但是对于这这一位一年过六科的考生来说,她可能是我见过最酷的考生,一边旅行画画健身,一边备考注会。
明确的目的、优秀的方法、且从不放弃,则注会可成也。过程即是奖励,这句话放在注会备考显得尤为的恰当,但是不同考生的过程感悟并不相同,有人埋头苦读几年不知道天下事,也有人“另辟蹊径”,将注会的备考过程写成了一首诗,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
本篇带来高顿财经2017年优秀学员龚秋月的专访。
第一次听见龚秋月这个名字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客途秋恨》里的那句: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我想,这个姑娘一定是个喜欢生活,喜欢浪漫的可爱的人。
龚秋月也是这次高顿CPA6科大神之一,在她分享出来的一篇自己的备考经验贴中,她第一句话说的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幻想今年我要作为6科大神说点什么了”。
看吧,我果然猜得没错。 刚看到龚秋月的成绩单的时候,我其实是有些意外的,因为在我们的交流里,她是一个热爱生活,即使在考证期间也不会停止脚步的人。
而别人要拼尽全力才能勉强及格的CPA,她似乎轻轻松松就拿到了手。除了经济法和会计是60多分以外,其他四科都是70多分。
她说,其实辅导班群里刚说成绩出来的时候,自己的想法是很怂的,甚至想着万一考不好了就直接消失。捧着电脑在路由器旁边犹犹豫豫的时候,高顿的老师突然发消息给她,问她是不是一次性考过了6科。
当时她还没有查成绩,被突如其来的这一问搞的更加心慌,连老师的消息都没敢回复。紧接着就是刷了无数次验证码,终于看到了自己的成绩,确定真的是6科全部通过以后,她说自己兴奋的在房间又蹦又跳,然后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
至今,那条朋友圈要往前翻很久才能看见,这大概也是龚秋月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吧。
01、确定了未来的职业目标,那就大胆的放手去做
龚秋月是会计专业的学生,2015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会计系,之后在佛山市某公司的财务部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辞职后报了高顿的CPA脱产班,开始了全日制的学生生活。
谈到花费一年的时间脱产备考CPA会不会后悔,龚秋月的回复很洒脱,“当然不会,我对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很好,其次,这是我职业规划中的一部分,一年考完CPA完全值得”。
因为大学修的是会计专业,龚秋月从大一开始就在了解CPA证书,也顺带影响了父母对这本证书的高度认可。用她的话说,“父母觉得CPA是会计行业的顶尖证书,拿到了就能上天,就能年薪百万”。
只是那个时候,她还没想过在大学期间备考CPA。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因为不满足现状,龚秋月决定先考CPA,再继续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她看来,首先要让自己的知识层面有一个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突破。
至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她说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3—6年的时间,再跳槽到企业或者是其他行业。
其实90%的CPA考生都是在职考生,但是他们很难有花费一年时间脱产备考的勇气,于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不仅压力巨大,战线也被拉的很长。
在龚秋月看来,既然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那就大胆的放手去做,在工作中失去的这一年时间,很快就能补回来。
02、边备考边旅行,高效才是硬道理
龚秋月的备考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部有态度的生活史。和很多一天14个小时泡在图书馆里的学霸不同,她经常约朋友出去逛街吃饭,经常去画画,还经常去上私教的健身课程。
除此之外,她还在备考期间出去旅行,去过泰山、扬州、南京等等地方。她说,如果在图书馆坐了8个小时,不如高效的学习1个小时的话,为什么不先调整自己的状态呢。所以当你觉得自己濒临奔溃的时候,那就不要学习了,大胆的出去玩,回来后就会发现效率特别高。
其实我很能理解她这样的想法,人是最害怕孤独的一种动物,所以就需要很多的热闹去填补内心的空虚。“备考也有痛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人可以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回到房间对着墙就觉得很压抑”,龚秋月不喜欢那种感觉。
当然,她也强调,不能只会玩不会学,玩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两者一定要区分开。
最近,龚秋月还是在路上,从我国的最东边,一路到最北边,继续自己的旅行之路。
03、备考就是玩游戏,一个萝卜一个坑
谈到对CPA每个科目的理解时,龚秋月说,每一科都有属于自己的坑,多整理几道错题,多总结,找到坑把它填平,路自然就好走了。
在她看来,会计要想过,就是“长投好,合报好,所得税好”,所有的原理一定要自己搞清楚,不要对着答案去做题。有的分录写的很抽象,就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用白话文把其中的原理标出来方便理解,清楚了原理以后,不用老师教自己都能写出很好的分录。
经济法能过,她说一定要归功于齐萌老师。“男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