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2012年高顿财经CPA答疑问题精选(第十一期)
饼饼114发表于 2012-03-21 08:59
亲爱的CPA 学员:
您好!高顿财经CPA 答疑问题精选第十一期准时和您见面啦!
感谢大家对我们高顿财经的持续关注! 不知您是否已经回答出上周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答案是什么 !

上周问题: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因素有哪些?
【陈老师答】
(1)舞弊者的狡诈程度。舞弊者越狡诈,实施的舞弊行为可能越隐蔽,注册会计师也就越难以发现。
(2)串通舞弊的程度。串通谋划可能导致原本虚假的审计证据被注册会计师误认为具有说服力,因此如果舞弊涉及串通谋划,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更难以发现(相对于没有涉及串通谋划的情形而言)。这种难度还随着串通谋划的广泛程度和精心程度的增加而加大,即牵涉面越广(或串通谋划越精心),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越难以被发现。
(3)舞弊者在被审计单位的职位级别。舞弊者的职位级别越高,注册会计师识别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所受到的阻力就越大,也就越难以发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
(4)舞弊者操纵会计记录的频率和范围。虽然操纵会计记录的频率和范围的确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识别,但其影响可能不像前几项因素那么直接。例如,舞弊者频繁地操纵会计记录,可能是被注册会计师发现的概率增大,但也有可能是舞弊者通过频繁实施舞弊,使其效果更具常态,也就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再如,被操纵的会计记录涉及的范围越广(或程度越大),一种可能是被注册会计师发现的概率增大,但也有可能是舞弊者通过对多项会计记录的共同操纵和相互“印证”,使注册会计师反而更难以察觉异常情况。又如,对涉及判断(如会计估计)的项目,即使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存在着实施舞弊的机会,也往往难以确定有关错报是出于故意还是无意(即无法判定财务信息被操纵的程度)。
(5)舞弊者操纵的每笔金额的大小。如果舞弊者将大笔金额的舞弊目标分割为多笔较小金额的错报(并可能伴随频繁、均匀或无规律的舞弊行为特征),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通常会有所降低。

亲爱的学员,您答对了吗?!
看完了上周的问题后,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本周《审计》的热点问答是什么?!

【学员问】请问,披露目标是否包括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表内披露指是否以正确的余额和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表外披露指是否在会计报表附录中恰当的说明?谢谢!
【张老师答】
可以这么理解。
披露是指,会计报表中恰当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的披露要求。会计报表披露包括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披露,也包括通过会计报表附注进行披露。表内披露包括报表数与审定数相符;表外披露则主要是指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例题:资产负债表外融资(Off-Balance-SheetFinancing),简称表外融资,是指不需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方式,即该项融资既不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表现为某项资产的增加,也不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现为权益的增加。即属于表外批露的范围。

表外融资的主要方式:
第一,长期租赁。租赁是一种传统的、现在仍然流行的表外融资方法。根据所体现的经济实质不同,租赁分为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两类。现行会计准则只要求资产负债表对融资性租赁的资产与负债予以反映,对于承租人而言,如果一项租赁业务满足以下四项条件,即为融资性租赁,否则即为经营性租赁:(1)出租人在租赁期满时将资产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2)承租人享有廉价购买选择权;(3)租赁期为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如75%以上);(4)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偿付款的现值不小于资产公允市价的绝大部分(如90%以上)。然而在事实上,基于前述的种种原因,承租人往往会想方设法地(有时放弃一些利益为代价)和出租人缔结租赁协议,例如:会将租赁期规定得稍短于准则限定的年限,使得尽管从经济实质上考虑,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利益已基本转让给承租人,但是承租人仍可作为经营性租赁处理。

第二,合资经营。近十几年来在美国出现了不少为满足大型建设及经营项目的资金需要而进行的表外融资方法,其中常见的是合资经营。具体而言,若某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相当数量、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所有者权益,后者被称为未合并企业(Unconsolidated Entities),由于该企业并不控制未合并企业,因此只须将长期投资作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而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合并企业的债务。有些企业在未合并企业中安排投资结构、从事表外业务,是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完全控股的好处,又不至于涉及合并问题。例如:合资经营企业有一种流行的形式,称之为特殊目的主体(specialpurpose
entity,SPE),《投资者:小心“表外融资”的陷阱》一文中提到的为安然公司服务的马林基金即是此类公司。这种利用法律漏洞的做法引起广泛的争议。

第三,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被用于推广住宅按揭融资。到了80年代,这种融资方式在全世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