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2012年高顿财经CPA答疑问题精选(第七期)
饼饼114发表于 2012-02-20 17:46
亲爱的CPA学员:

您好!高顿财经CPA答疑问题精选第七期准时和您见面啦!
在进入本期的学习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是谁幸运地获得了第三期发起的“迎新春互动大奖”,获奖名单如下:

1)“互动幸运星”1名,您将获得价值2000元的CPA课程抵用券1张!
姓名:凌倩
昵称:浅乔*莹
邮箱:3480**054@qq.com
获奖原因:丰富的学习感言,以及税法学习心得的分享。
2)“互动参与奖”5名,您将获得的是霸气外露、权威精华的“CPA预科读本《基础会计》”及“《习题练习册》”一套!
1、姓名:王晨晨
昵称:王某*帅
邮箱:8354**094@qq.com
2、姓名:李黎山
昵称:影者
邮箱:lilisha**51516@163.com
3、姓名:李卓
昵称:安定
邮箱:491**6142@qq.com
4.姓名:廖*
昵称:深爱
邮箱:15**872953@qq.com
5、姓名:刘志腾
昵称:尐明*
邮箱:331**9412@qq.com

请以上中奖的学员尽快主动与高顿财经CPA学服部取得联系,联系电话为021-61531749;
也感谢所有积极参与本活动的学员,预祝您在下次的有奖活动中交好运哦!

最后让我们回到上周的学习中来,不知您是否已经做出了上周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答案是什么!

上周问题:【关于利用息税前利润计算每股市价的问题】
某公司2009 年的息税前利润为1500 万元,利息费用为150 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年末的普通股股数为300 万股(当年股数没有发生增减变化),市盈率为5,则每股价格为( ) 元。
A.20.625B.27.5
C.25.375D.16.85
黄老师答:
正确答案为D。
净利润=(1500-150)×(1-25%)=1012.5(万元)每股收益=1012.5/300=3.37(元)每股价格=3.37×5=16.85(元)。息税前利润求出净利润并不是管理用财务报表的概念而是会计报表求出净利润概念,所以此处的税率是用传统报表所得税率,而并非管理报表平均所得税率。

亲爱的学员,您答对了吗?!
看完了上周的问题后,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本周《财管》的热点问答是什么?!
学员问:【关于到期收益率】
老师您好,关于到期收益率这个概念一直理解不了,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谢谢!
黄老师答:
到期收益率是投资人持有证券至到期日,可以获得的收益率,它一般是指该证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证券购入价格的折现率,与内含报酬率的意义类似;
市场利率是按照市场上所有资产的平均利率,其实就是市场收益率,一般情况下题目都是会给出市场利率的;
票面利率是债券的票面上规定的利率。
平价购买的分期付息一次的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如果债券折价发行,则债券购买者在购买债券就少支付了现金,因此投入更少,而获得的不变,因此到期收益率变大,就大于票面利率。
债券溢价发行对于发行者来说是因为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而对于投资者最初投资额来说,是因为以后多得利息事先支付的对价,事实上投资债券的最终收益率还是按市场利率得到的,也就是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实质上是债券投资的内含报酬率。对于债券投资而言,一般认为市场利率=必要报酬率,所以必要报酬率=市场利率=内涵报酬率,但不一定等于到期收益率。当资本市场有效时,到期收益率=必要报酬率;
学员问:【关于利率计算】
老师,请问在什么情况下用实际利率计算,什么情况下用名义利率计算?
黄老师答:
一般说到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是指年实际利率和年名义利率。一年内复利次数大于等于2,则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对于周期利率(最短付息期的利率)而言,周期实际利率=周期名义利率,因为周期是最小计息期,周期内不会再复利。
比如在计算债券价值时,除非特别指明,必要报酬率与票面利率采用同样的计息规则,包括计息方式(单利还是复利)、计息期和利息率的性质(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此题每半年付息一次,票面利率为名义利率,所以给出的必要报酬率也是名义必要报酬率,而不是实际必要报酬率,此时计算时是按照名义利率计算的。根据题目的条件来判断。
本周问题:【关于摊余成本】
老师向您请教一下有关摊余成本概念的问题。
1.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这里的摊余成本是期初摊余成本还是期末摊末摊余成本?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这里的本金是最初付出去的钱还是最初付出去的钱加上票面利息?

本周的题目不难吧!?那就赶快发送答案至“答疑邮箱”cpa@cpa-cpa.cn和大家分享吧!我们将于下周公布正确答案!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您直接拨打咨询电话“021-6089 6658”或点击我们的网站答疑中心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