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女性考生几项指标全面胜出 通过率受学历影响,学历越高通过率随之提高,但本科和硕士之间差别不大 职称的高低与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并不成正比,职称越高反倒通过率越低 工作经验对考试帮助不大,从事会计职业的反而通过率最低
从1991年开始实行的注册会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199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截止2004年是第13次考试,累计有1100多万的人门报考,累计通过了840618万人/门,历年平均的参考人数通过率仅为15.97%,CPA考试之难可见一斑。 我们统计了上海地区97年-2003年的一些数据,比较CPA考试全国的统计数据,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结果。希望通过对这些相关信息的分析,以寻找一些规律性的内容,为以后的CPA考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通过率受学历影响,学历越高通过率随之提高,但本科和硕士之间差别不大 图一:97-0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海考区报名情况学历分布图(中国会计视野、上海市注协版权所有) 图二:97-03注册会计师上海地区出考人员学历分布图 由图一、图二可以看出历年报考人员和出考人员的学历分布,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专科学历,其次是本科。但学士和硕士考生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这一方面说明,自扩招以来,本科生和硕士生的人数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人数增加造成就业的相对困难,许多学生为了增加一些就业的筹码,选择考注册会计师考试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图三:98-0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出考率学历分布图 从图三可以看出,学士学历的考生出考率最高,其次是硕士,专科学历考生略低于硕士。 图四:上海地区考生会计科目通过率学历分布图 图五:上海地区考生审计科目通过率学历分布图 图六:上海地区考生财务管理科目学历分布图 图七:上海地区考生经济法科目学历分布图 图八:上海地区考生税法科目通过率学历分布图 图九: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海地区通过率学历分布图 由图四-图九可以清楚的看出,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和学历的高低完全成正比,学历越高,通过率越高,硕士和本科之间的差异尚不是很明显,但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基本上,本科考生通过率高于专科80%以上,其中通过率差异最明显的科目是财务管理,本科考生的通过率是专科生的2倍以上。硕士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差异在5%~10%之间,最大的是经济法,但是审计科目本科生的通过率还稍高于硕士生。 2.职称的高低与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并不成正比,职称越高反倒通过率越低 图十: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海地区报名人员职称分布图 图十一: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海地区出考人员职称分布图 从图十、十一两张图可以看出,中级职称以上的考生占总考生的比例并不多,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多数考生只有初级职称或者根本没有职称。这一方面表明最近几年资格强化,职称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职称高低不再是专业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准,而逐渐被执业资格所取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人员的年龄层次越来越低,有年轻化的趋势,许多考生不到可以报考中级职称的年龄,却希望通过取得执业资格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图十二: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海地区出考率职称分布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没有职称的考生出考率最高,中级职称次之,但中级初级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可见,除了学生群体(无职称的大多是学生群体)职称的高低对出考率影响不大。 图十三: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海地区合格率职称分布图 那么通过率的数据又如何呢?由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出,职称高低和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成反比,无职称和初级职称之间,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之间,各相差大约两个百分比。这可能是由于许多考生是由评定的方式取得中级职称,并不需要通过正规的考试,且职称考试的难度和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相差甚远。有中级职称的考生大多年纪相对较大,CPA考试的难度和特性决定了年轻人在这个考试中占有优势。另外一个方面可能也说明,工作经验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也是无职称考生通过率反而更高的原因。 3.巾帼不让须眉,女性考生几项指标全面胜出 从以下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从1997年-2003年不管从报考情况还是出考情况来看,女性考生所占比例都比男性考生大。从97-03年的合计数看出是如此,单独年度也是如此。从出考率来看,历年女性考生的出考率也均大于男性考生的出考率。 图十四:97-0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海地区报名情况性别分布图(中国会计视野、上海市注协版权所有) 由图十四可看出,历年报考人数中均有50%以上是女性考生,且此比例在逐年上升。03年女性考生报名比例达到57%,比男性考生多出1/3左右。数据表明,5门考试单科报名人数历年也均是女性多余男性,其中最多的是会计,女性报名人数多余男性超过1/3,最少是审计,女性多于男性大概1/10。 图十五:97-0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海地区出考情况性